首页 | 民盟概况 | 要闻动态 | 参政议政 | 理论研究 | 社会服务 | 预决算公开 | 盟员风采 | 基层活动
领导讲话
民盟要闻
统战新闻
您是如何知道我们的网站的
搜索引擎
朋友介绍
电视广告
本地报纸
  
   信息内容 HOME >> 信息内容

我的十年政协缘

添加日期:2015-6-9 9:11:27 访问次数:1613次

   我的十年政协缘
民盟阳泉市委   檀中世 
    我与阳泉政协结缘于1997年。从九届到十届,曾经有过十年的缘分。
    那十年虽是短暂的,记忆却是深深的。
    是政协委员的身份,不,是政协委员的责任,把我这样一个原先不太关注政事的人,“抬举”到了参政议政的舞台上。
    前后两届的参政议政我是在不同界别参与的活动:先是在教育界,后又以党派界别。每年政协会议期间,教育界委员的议题是非常集中的,真正是“三句话不离本行”。而党派界别的话题却是广泛的,谈吐间,感受到委员们的视野便是放大了一些。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框囿于学校教育的教师来说,“域外”的事知之甚少,说是参政议政,开始几年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参教议教”。
    十年“参政议政”经历,除交了不少朋友,印象深刻的还是几次联组发言。两届的政协经历,让我意识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政协联组发言的机会,而我在两届政协中先后获得三次发言机会,并且还为民盟起草了一次联组发言稿。
    记得我首次联组发言的主题围绕着政府如何吸引人才,时间是在第一次参加政协会议时,即1997年。“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到阳泉,首先要用好现有人才。”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对本市每年送出的优秀学生大学毕业后极少回到家乡参加建设的现实状况产生了忧虑。史料记载,燕国被齐国打败,燕昭王即位后欲用厚礼招徕各方贤士。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郭隗后,郭隗说:“大王一定要想招贤纳士,就先从我郭隗开始吧!如果连我郭隗这样的人都能得到大王的重用,那些比我贤能的人,还怕不会从千里之外的地方赶来吗?”燕昭王听从了郭隗的建议,给郭隗改建了住宅,将郭隗尊为老师。不久,乐毅、邹衍、剧辛等陆续从魏、齐、赵国来到燕国。燕国逐渐强大起来。这次联组发言的目的,正是希望市政府能够借鉴历史,演绎出有效的人才战略。
    距第一次联组发言,转眼已近20个年头。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阳泉提出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目标并不算晚,但实现转型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撑便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提出这个问题,正是出于对阳泉未来的焦虑,一种源自于政协委员责任的驱使。
    在政协的第二次联组发言正值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初,通过政协委员向全社会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基本精神,把新课程作为专题,介绍给政协委员,期冀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的大环境。这个主题的选择则是出自于一个教育者的职责。
    我的第三次联组发言是在第十届政协会议上。这次发言的主题与我教育“本行”可以说是离之甚远:行业发展问题。我通过调研搜集了必要的数据资料,在对我市行业协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向政府提出了支持行业发展的建议。支持并规范行业发展,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发言眨眼又过了十年,政府职能转变路途并不顺畅。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2011年,虽然我已不再担任政协委员,出于对教育的关注,受民盟的委托,就我市职业教育现状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我撰写了《关于把建设晋东地区最大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作为我市转型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的建议》的联组发言稿,提出“在阳泉职业技术学院(原煤专)和阳泉高等师专(原平定师范)之间建设一所学校,用以整合工业学校、卫校、技校(包括阳煤集团所辖技校)、交通职业学校,使之与上述两校共同构成一线,为实现二次整合,成立‘阳泉大学’提供便利。如若允许,将在建的新阳泉一中直接转为职业技术基地,阳泉一中不做搬迁,只在原址向建设‘小型’精品学校方向发展。工业学校被整合后,原址作为实验中学校址,用以弥补阳泉六中被撤并后,小阳泉、北岭一带没有初中学校的缺憾”等数条发展建议。从目前来看,虽然政府没有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但出于职业良知提出相关建议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从事或参与过的活动培育了某种情感,往往会被定格成其一生的情结。但情结并不等于能力。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其神圣职责,而实现有效的参政议政,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他需要了解和掌握政策和相关法律,需要了解和及时跟进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熟悉当地的经济、教育、人文地理和历史,需要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产生合理的建议,需要有前瞻性的思想和眼力。尽管与政协有过十年之缘,但对参政议政的能力自愧无几,回顾曾经提过的提案、建议等,留存在印象中的并不多,而为政府所接纳的则更是为鲜。但看到有些变化是自己曾经在政协写过提案的,心里还是很宽慰的,比如在政府广场、沃尔玛广场和阳钢转盘三处新建过街天桥以改善交通拥堵现象的建议,其中两处已基本变为现实,尽管不是天桥,而是地下通道。

上一条: 校外教育创业代表盟员吕良荣获阳泉市优秀青年
下一条: 平定砂器  

中国民主同盟阳泉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阳泉市南大东街534号 电话:0353-2164122邮箱:mmyqswyh@163.com
公安机关备案号 1403000147 工信部许可备案号 晋IPC备18012322号-1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