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响应民盟中央号召,推动“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走深走实。9月21日,民盟阳泉市委会在岔口中学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送教下乡活动,民盟阳泉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王凤娥,盟员荆丽娜、古林子及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盟员荆丽娜为岔口中学的教师及学生们带来一节别开生面的室外音乐课,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无数蓝色和褐色的眼睛之中,我有一双宝石般黑色的眼睛,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无数白色和黑色的皮肤之中,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我自豪,我是中国人!”荆老师用铿锵有力的语调带领大家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在朗读中让学生们感受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情感循序渐进,为下一步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做好铺垫。 
荆老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开始,逐字逐句教唱,带领现场的教师及学生们感受着《国歌》中每一句词的情绪变化,随着激情昂扬的现场氛围,在场的每一位仿佛都看到了那浴血奋战的战场,体验到革命前辈间生死与共的阶级友谊和民族感情。 
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经过荆老师详细的讲解,深刻的了解了《国歌》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创作者当时想表达的情绪。由衷的体会到,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勇于抗争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 
盟员古林子为七年级学生讲解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值此中秋佳节到来之际,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中秋节的形成是古代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心理路程的见证,是中华民族认同、沟通、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资源。2015年全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中秋节与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一起被列为保护项目,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古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们互动,将枯燥的知识点融汇其中。寓教于乐、欢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沉浸其中。 
王凤娥表示,教育是共同富裕的托底工程,对推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起着根本性作用。民盟阳泉市委会将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把先进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和人文关怀带给更多一线农村教师及学生。今后将不断丰富帮扶内容与形式,安排优秀教师盟员为烛光学校师生开设更加丰富的器乐、声乐、书法等艺术课程,提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助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彰显民盟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