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课题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是决定调研成果能否转化的关键。要选择人民群众关心、党政部门重视、政协需要做好的课题组织调研,力求选题新颖,内容实在。调研的过程首先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认真学习领会各类文件特别是领导讲话精神,坚定正确立场,深入研究政策,要多关注各部门的年初计划和年终总结,在审题、破题上多下功夫。
调研须做大量认真、扎实的准备工作,拟定方案是开展调研工作的基础。方案应明确调研工作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的,明确调研的对象、方法、步骤和时间,选遴成员组建团队,规划线路明确分工,确保调研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调研过程中,要作深入的调查和严谨的研究,尽可能把问题找准,把原因找对,把意见建议提实。对专业性较强的课题,应聘请该领域的专家开展联合调研,提升调研的深度和广度,使结论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调查研究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下情上达”。如果调研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没有深入基层一线,就很难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要把求真务实贯穿到调研工作中,坚持依靠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要发挥界别的特色和优势,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让人民群众从调研成果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调研要讲究科学方法,根据不同的调研内容,综合选择和运用好实地调查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网络运用法等,特别注意做到“兼听则明”,对重大课题要注意横向对比,使调研更具有群众性、普遍性,从而架起党委、政府沟通群众的桥梁,使党委、政府知民情、顺民意、得民心。
要注重调研时效。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阶段,其突出性、紧迫性、重要性是不同的。调研工作不同于学术研究,像经济形势、宏观调控、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都要求我们密切了解动态变化,及时作出快速反应,既快又准地提出建议。